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汉唐号大型飞剪式机帆船  (第1/2页)
    这是一艘五桅全帆装帆船,全帆装,意思是所有主桅上全是四角横帆。    他们两个的本意很简单,这本来就是一种定期航行的船型,利用信风或季风跑一次就运个够。    该船全长达1469米,船体长为1319米,两柱间长12192米,船宽164米,型深1024米,吃水83米。    船体总吨数为5081吨,载重量8100吨,满载排水量为11330吨。    五根桅杆均为钢制,从龙骨到桅杆顶最高达68米,索具也是钢丝绳。    这艘船的船体非常丰满并呈流线形,涂装颜色也很特殊,两个横向的彩条从上到下分别为黑和红色(水线下),船身中央画着巨大的双龙戏齿轮图案。    两人想都不想,直接把它命名为汉唐号。    它一共有47张帆这包括五根桅杆上的30张横帆、桅杆之间的12张支索帆、4张船艏三角帆和1张小的后桅纵帆,所有帆面积之和达到6806平方米。    严格的说,它不是一艘纯粹意义上的帆船。    它用了两台小型锅驼机来带动四个蒸汽风帆绞盘、一台蒸汽锚机、电力液压舵机、大飞轮式水泵和发电机组。    它的船艉处,安装了两台150马力的大飞轮式柴油发动机,带两个螺旋桨,可以在全落帆后,以每小时一海里的速度推进入港或离港。    在它的底舱,有大型蓄电池组,一次充电可能供全船72小时使用。    全船统一安装了有线广播线路和电灯照明系统,重要地点还有煤油汽灯来备用。    各个重要部门的则采用了磁石电话通讯。    有了蒸汽、柴油和电力力量的协助,驾驶和操纵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只需”45名船员,当然还是没法和现代轮船比啦。    甲板上有艏楼、舯楼和艉楼。    前桅后面的小甲板室里有两台小锅炉,还可以供应生活热水和厨房需要的水蒸汽。    舯楼位置干燥而通风良好,这里是船员生活区、厨房和海图室,19米高的双联液压主舵轮就在舯楼顶部的操舵室。    生活区中还有洗衣间、理发室和卫生室,还设有舒适的公共男女淋浴间。    艉桅的前面有八个救生艇吊艇架。    艉楼处还设有近2米高的双联人力应急舵轮。    甲板上分布着四个巨大的货舱盖,可装载从雪糖、石油到茶叶和丝绸、玻璃、瓷器等各种整散装货物。    它问世不久后,创下了许多的世界速度纪录。    从热赤大城出发,到达印度,只需要二十五天!    从印度到达英国伦敦,只需要一百零五天!    从伦敦到巴西巴伊亚港(萨尔瓦多城)只用了一百天!    从巴西里约回到热赤大城只用了一百二十天!    不算他们在港口停留的时间,他们只花了三百五十天完成了环行地球。    这是人类历史第一次环行地球!    吴杰吴光头厂长可耻地占有了一个历史地位他是船长,大家谁都没有意见樊修副厂长还要继续监造货运类和客运类两种用途纯粹的汉唐2号和3号。    环球结束后,船检证明了它的船舶结构坚固,在风暴天气依旧可以航行,甚至可以抵御九级大风,当然,那时是要八个大汉齐心协力才能把住舵轮。    它的最高航速可达205节,平时跑出十三四节是司空见惯的事。    24小时最长航程纪录是392海里!    这艘船耗费了近一万立方米的硬木,一千立方米的巴沙木,这倒不算啥,关键是花费了吴杰吴光头厂长和樊修副厂长太多心血了!    他们从用计算机建模,到制成等比的模型,经过流体实验室的测试,这就花费了一个多月时间,在建设的干船坞上,两个人头顶着烈日,在足有四层楼高的船体上,爬上爬下看着建设进度,两人的脖子都晒曝皮了。    关键是还有人不理解,说风凉话。    “用得着费事建这样大的木头船吗?铁皮一包就完事了?冒充钢船?”    当时,吴杰厂长挤出笑容说    “这不是先紧着陆上用钢嘛!咱这船用上六十年都没有问题,等着将来啊,当成海军军官的训练船,多好啊,想想吧,在那面的世界里,全世界就咱国的海军没有全帆训练舰。    只要用它来训练远航,什么配合啊,信任啊,共同抵抗风浪的精神啊,全出来了。”    这话有道理的,别人也无法说什么。    这船虽然是客货混装,但是只有五十个房间,当然挤一挤还能带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