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1节 (第1/2页)
“到底发生了什么?你们怎么都往宫里去?还换上了朝服。” 被拽过来的那个大臣,怜悯地看着三皇子。 “就是刘公公传口信来叫所有的大臣进宫,因为陛下驾崩了。” “什么?!” 三皇子一时间被这个消息震撼在了原地。 大臣见三皇子愣住了,便抽回了自己的衣袖,回到人群继续向宫里走。 怎么回事?父皇为什么会突然驾崩? 昨天还好好的呀。 三皇子越想越糊涂,但突然间灵光一闪,下午去看望母妃的时候,状态很不对劲,母妃还用‘去’ 字。 该不会······ 三皇子被自己的猜测狠狠地吓了一跳。 顾不了那么多,景承安当即奔出府,也跟着人群一起往宫里跑。 随着大臣聚集的越来越多,两方势力的对峙也越来越白热化。 刘公公不想让大皇子上位,因为他杀了皇帝,而自己又是皇帝的贴身心腹,大皇子一旦上位,自己肯定没有活路。 丞相坚决想推大皇子上位,也是因为他杀了皇帝,如果不继承皇位,那么大皇子将无路可走。 两方对立,谁也不相让。 “杀父乃滔天大罪,如此嗜血残暴之人,怎可让他继承大统?”刘公公愤怒地咆哮。 “大皇子心地善良,绝不会做出此等恶事,尔等休得血口喷人。”丞相极力辩解。 “呵,在场所有人都看见了,你还在这儿狡辩?” “一定是被奸人所蒙蔽,这其中有误会。” “误会?哪来的误会,丞相你莫不是老糊涂了吧。”刘公公嘲讽一声,然后召集身后所有的大臣:“各位大人,可要想好呀,这等罪恶之人若是真的继承大统,将来哪里还有诸位的活路。一个不顺心,一个不注意,就会人头落地。诸位大人的家眷怕是也难以幸免啊。” 人都是自私的,若是涉及到自身的利益,所有人不管什么立场都得掂量一二。 刘公公这句话刚好扎中了,在场所有大臣的内心伸出。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尔屡我诈、拼尽全力爬上高位,不就是想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吗?好不容易守起来的财富,搜罗来的美人,还有自己的小命,可不能丢啊。 诸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大家都闭嘴,不敢回答,但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以国公爷为首的武将一派也进了宫。 原先是文臣占主流的人群,现在汇入了武将的势力。 没等丞相开口继续辩解,国公爷直接说道:“我等武将最为忠心,坚决跟随陛下的旨意。” 人群躁动起来:“说的好听,现在皇帝陛下突然驾崩,哪里留下来圣旨?” “对呀对呀,就是没有旨意呀。” “那该如何是好?” 没想到皇帝陛下连备用的圣旨都没留下,国公爷一时也犯了难。但是想到皇帝陛下终究是死在大皇子手里的,这一点国公爷坚决不能忍。 他为景朝征战多年,即便皇帝可能怀疑他、收了他的兵权,但他也绝对跟随皇帝。 所以他完全无法接受弑父的大皇子。 “本公爷不管那么多,反正杀了皇上的大皇子,绝对不能继承大统。”国公爷斩钉截铁地坚定说道。 武将本来就以国公爷为首,听见国公也这么说,其他武将也高声应和道:“对,坚决不能让大皇子继位。” 另一边抱团的文臣们,听见武将这样说,也不反驳,只是眼睛滴溜溜的转着,在丞相和国公爷之间来回看。 大皇子这样残暴嗜血,太子又没了,那他们要不要改为支持三皇子呢? 文臣们心里都在打着小算盘。 自己的文臣势力不支持大皇子、武将一派又强烈反对,还有一个刘公公在一旁得意洋洋、虎视眈眈,丞相孤立无援。 佝偻着的身影显得越发沧桑。 气氛越来越焦灼,谁也不想退让,这时候人群里突然出现一个声音。 “一时半会儿也讨论不出个结果,不如先为皇帝陛下停灵。” 这句话提醒了众人,反正大家都各执一词,各有立场,心里也各自有了答案。与其在这苦等不如先为陛下做点事,也算是尽了臣子的为人本分。 刘公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经此一役,大皇子几乎没有可能再继承皇位。至于后面龙椅花落谁家,那就与刘公公没有关系了,是谁都一样。 御书房门前的紧张氛围得到缓解,诸位大臣各自散去。 三皇子跟着人群进宫以后,没有第一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