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7章 (第2/2页)
国外求学的那段时间,如此一推算,他刚前往国外时的年纪,怕是根本大不到哪里去。 也不知他受了多少白眼、轻视,也不知他是怎么熬下来的。他,不容易。 老军官苦笑,反正自己当年是没那个勇气去国外的。现在后悔了,他当年要是再勇敢一点,就能多学一点,今时今日能做的事就能多一点。不求多,即使只是一点,真的只是一点,他也会很开心的。算了,现在想这些有什么用呢? 听闻青年还有一个学医的兄长,可惜兄弟两人回国后不久,这人就投湖自尽了。 不容易,都不容易。 真是后生可畏,比如这青年,再比如邓将军的那个闺女。真是厉害。 老军官再次看向那片天空,不知不觉间竟回想起当年决定抛下四书五经去学习西洋玩意的日子。突兀地,他想起了一件事,心底一乐。 妈的,这都几十年了,他居然才想起来他还是个功名在身的举人! 也许就连老军官自己都不知道这件事究竟有什么可乐的吧。 青年按照老文职军官的吩咐,将资料分门别类的整理好,一切完毕,他对老军官说了一声。他等了一会儿,没听到老军官应声。。 他以为是对方没听到,就又喊了一声,老军官还是没有回答,连点反应都没有。 房间里的另外两个士兵对视了一眼,心底升起几丝不妙。 青年愣了一会,他心底有一个大胆的猜想。他走上前,拍了一下老人的肩膀,老人的脑袋毫无预兆地垂了下来。青年探了探老人的鼻息,然后颤抖着手指收回了自己的手。 他抬起头,顺着老人之前的视线透过窗户向远方望去——那是一片不见阴霾与瑕疵的天空,明亮得刺眼。 一片光明。 第65章 《情深深雨蒙蒙》番外 启明时代,这就是后世的人们对于邓氏军阀掌权后的那段日子所起的称谓。 这日,一场以“启明”为主题的图展在邓女士的故居开展了。 其中最为吸引人眼球的是一幅挂在西墙上的巨大照片。 照片正中央是一个绝不奢华、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简陋的坟包,坟前站立着一位八十岁左右的老人。照片是从侧面拍摄的,老人侧脸上的表情,一清二楚地展现在了众人眼里。 疲惫、茫然。 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时所特有的痛楚。 这位老人正是后世声名赫赫的邓将军,而坟里的人物正是他的女儿,这正是几乎无人不知、被人们尊称乔女士的那个人的坟墓。 一个身着军装的头发花白、身材干瘦的老军人目光崇敬地看着照片里的人物,然后带着几分哀叹离开了图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