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夭驯我(重生)_第1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节 (第3/3页)

着那女奴看,就把眼睛给我剜了!若有人试图动不该有的心思,便把心给他挖出来!”

    “是!殿下!”

    “对了。”萧临盯着后方姗姗来迟的众人,语气有些凶狠,“不许让那该死的女奴知晓!”

    否则她定要幸灾乐祸,浮想联翩。她既不要他的赏赐,他何必给她好脸色。

    不过一卑微女奴罢了。

    “……是,殿下。”

    第17章 配得上

    又过七日,便抵达大兴城。大兴城繁华极盛,亭楼榭累,如星罗棋布。

    虽在此地生活多年,可她其实并不熟悉,曾经整日如金丝雀般被养在宫中,极少有机会踏足外界。

    队伍众人未停留过久,便直接入宫。萧临带着太子棺柩面见皇帝,而云夭和徐阿母则被竹青带着入住凝云阁,也是萧临所在寝宫。

    太极殿上,太子棺柩被抬上殿中,众人哭声一片,连上方的皇帝都红了眼。

    哭得最大声的是太傅一党,太傅与太子姻亲,太子妃听闻消息后便哭晕了过去,而后生了一场重病,至今在东宫闭门不出。

    经历过哀痛后,大臣们私下左看右看,终于有人收到秦王递过去的眼色,上前道:“陛下,如今太子已逝,国无储君,怕是引得江山动荡不安。臣再次提议,需得尽快立储,以稳天下民心。”

    皇帝头疼地揉着脑袋,对于太子之殇,他心如刀割,毕竟是自己最宠爱的儿子,也是众皇子中最像他的儿子。

    他没说话,只是如垂暮之人瘫坐龙椅上。

    那大臣立储建议一出,立有人上前复议道:“臣复议,五皇子殿下战功显赫,此次突厥一役中,一人领兵击败十万大军,后又带人深入突厥境内,直取达达首级。”

    “臣反对!秦王殿下虽未亲临战场,可平日辅佐朝政,为人圣贤又颇有孝道,人心所向乃是有目共睹。而五皇子,虽战功卓著,可此次太子之死疑点重重,老臣怀疑,这其中或有五皇子手笔。”

    “莫要血口喷人!说话要讲证据,太子乃是坠马而亡,此乃意外,怎可将脏水泼至五皇子身上!此番乃是寒我将士之心!”

    “是啊!若无五皇子,我边境便被突厥所破,此番战功,安能任由尔等污蔑!”

    朝堂之上众人争执不休,飞沫四溅。高座上的皇帝愈发头疼不已,一句话也听不进,他眼角抽搐,直接抓起案上的奏章用力扔了下去,朝臣们才纷纷停止争论。

    皇帝深呼吸一番,看向秦王道:“秦王,你有何看法?”

    秦王立即上前弓腰道:“回父皇,儿臣以为,太子如今尸骨未寒,立储一事应等待下葬后再议。至于太子之死,儿臣自然相信五弟,不会做出此等十恶不赦之事。”

    皇帝颔首,又看向五皇子,“你呢?是何看法?”

    萧临掀了下眼皮,看了一眼同仇敌忾,穿着一条裤子的皇帝与秦王,懒散道:“太子之死,与儿臣无关。不过秦王所言有,如今太子丧事才是重中之重。”

    “嗯。”皇帝眯着眼睛收回目光,“众爱卿所说皆有,太子这惊马太过突然,此便番由三司会审,秦王协,细查太子之死。至于这立储……”

    他扫过众人各自打着算盘的神情,“等太子之死落定后,再议。太子丧事,也全权交由秦王办。今日便议到这儿,散朝。”

    “散朝——”内侍监公公搭着拂尘,大声唱道,声音久久不绝于耳。

    如今朝堂是支持秦王者其实更多,此番太子落马案不仅由秦王协,连太子丧礼交由他,虽未明说,可众人皆心知肚明,皇帝对萧临心怀疑虑,想要立秦王为储君。

    出了太极殿,有人立刻上前,快几步走过萧临身侧,声音很小,“总管府已准备就绪,随时响应殿下号召,今已两批共一千五百人入京师,接下来五日内还会另有两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