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2章 (第2/2页)
罗慧本能猜测:“什么任务?让你去其他地方历练?” “差不多,我被提到了工程师,和刘鑫磊同级。”雷明成了开发组里唯一的高中生,但身份转换,学历的差距就被抹平,加上他是被点名的外派,工资比其他人还多了一部分补贴,“我要随组去全国各地的经销点和授权维修点调研,九月初回新川正式加入研发,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你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机会。” “对。”雷明言辞恳切,不知是企图得到她的理解,还是在勉励自己,从小到大他全被人推着走,经历越多越明白身不由己的难处,而他现在在走上坡路,自然想证明坡顶的风景是真的值得。 他牢牢握住罗慧的手,吐露深埋已久的往事:“我记事起就知道奶奶收破烂,七八岁那会儿正犯倔,老是怪奶奶不在家,后来才知她腿勤,偷摸收些机芯、五金去外县卖,油水很足。结果不出一年,收这些东西的老板因为生意做得太大,被人举报投机倒把,抛家弃子逃去了外省。” 罗慧从没听奶奶说起过这事:“那奶奶有被牵连吗?” “没有,这罪名只针对那老板,把他的厂封了就完了,但奶奶一听要抓人,就不敢再出去,后来只在村镇里收些最便宜的破布鞋头卖到县里,等风声过去再收些别人不要的破铜烂铁。” “因为这些安全。” “对,安全,”蝇头小利不会让人嫉妒,而被风险吓退的奶奶不知那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苟延残喘,只继续在闭塞的乡镇靠劳力维持生计。后来雷明修自行车,当泥瓦匠,学问很浅,也很稳定,但很难和别人拉开差距。直到他毅然决然地去往他乡,在更前沿更自由的地方见识了优胜劣汰,才发现进步是跨过一道道更高的门槛。 “南元县争取到了试点,招商引资的口子一开,就给了很多私营企业机会。凯鸿工业园搬迁,新区几百亩的地说给就给,该免的税说免就免,光这两年,研发中心拿到的补贴就够在其他县再开一个工厂。”大环境如此,个人也一样,机遇稍纵即逝,雷明比任何人都渴望跨过新的门槛,“凯鸿收购北川,新造品牌,老板清肃队伍,提拔新人,现在比的就是谁能埋头苦干,而我只有把技术吃透,做到无可替代,才有谈判的底气。” “可是这样太难了。”罗慧不及他这般自信,“老板大多压榨人,怎么允许你无可替代,怎么愿意和你谈判呢?” “所以我要有资本。” 罗慧微怔。 雷明眼神坚定:“新川要造人人开得起的车,我就要造人人开得起,还耐用安全的车,你信我吗?” 罗慧不信,但她不能不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