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第1/3页)
第四十七章 方天至静静望着六个深深下拜的仆人, 轻叹一声,向燕夫人微笑道:“多谢招待,但贫僧还是步行上山罢。” 燕夫人微微一怔,道:“大师若不喜欢这坐辇,咱们稍待片刻, 自有人去换来。” 方天至道:“这上好的楠竹辇, 又配的绸缎垫子, 贫僧又怎会不喜欢呢?它们不喜欢贫僧,恐怕倒还合理些。”说着, 又笑了笑, “粗衣烂衫,倒容易刮坏了精致物件……何况路既然难走,这几位施主抬着贫僧走, 不是更加艰难?” 燕夫人这才松了口气,不以为然的和煦道:“他们本就是买来伺候人的, 贵客临门, 正是他们出力的时候。怎可委屈客人,体谅奴才?” 方天至不欲对他人家事置喙, 仍只微笑着摇了摇头,婉言谢绝道:“我本山野行僧,早已走惯了路了。” 说罢, 便绕过竹辇, 脚踏石径, 拂衣上山去了。 燕夫人本也是武林高手, 见方天至态度不能回转,眨眼已隐在石径绿树之后,便向仆人打了眼色,纵身快赶几步,追到了方天至身侧。瞧见无伤负着包袱闷头跟在后面半步,不由道:“小孩儿家身轻力薄,何必受苦?不如坐着竹辇上山?” 无伤低头走路,不理会她。 方天至则和声道:“他正是练功夫的时候,让他自己走就是了。” 燕夫人这才无话可说。 沉默片刻,她又重焕神色,一面不慌不忙在旁引路,一面向二人指点风光。 方天至沿曲折石径上攀,果见周遭山势迤逦,泉溪澈丽,风光甚是旖旎。入山愈深,则有桐柏叠伏翠坡之上,花竹掩映绿坳之间,清貌妍态,不尽闲美。淡雾白岚之中,又偶见梅鹿饮溪,斑雉梳羽,颇得几分野趣。 待到山腰,石径不见,接而竟是一条竹廊。 那竹廊宛如一条黄翠交间的游龙,在云潮雾海间若隐若现地起伏着,蜿蜒攀至尽头一座悬山精舍前。 方天至收回目光,道:“贵主人原来还是一位隐逸雅士。” 燕夫人轻叹一声:“本该请大师往城中去,只是小姐心灰意懒,已斋居山中数月了。” 众人就此进了竹廊。 廊中绿影横斜,闲静无声。每隔百步,便有一对体裹翠衫的少年少女安静等候。他们都生得俊美秀丽,可却半点不惹人眼,你若当他们是花草空气,他们便真同花草空气般,而你若什么时候需要他们,他们又仿佛一早就等在那里,听凭客人吩咐了。 及至尽头,只见一片紫竹林外,那悬山精舍檐飞四角,各缀铜铃,屋顶连绵高耸,将舍后山景尽数遮住了。院中碎石铺就,倚墙植了几株芭蕉、几丛兰草。山风一动,铜铃细响,湿翠檐下又有两只黑燕钻出,往后山水声喧鸣处去了。 方天至瞧那悬额竹匾上书“抱朴”二字,口中道:“这附近莫非有条瀑布?” 燕夫人笑道:“不错。大师里面请。” 她话音一落,便有两个青衣男仆上前引路,方天至携徒弟跟上,绕过几许穿廊,来到一间四面悬帘的高脚竹斋之中。那竹斋中玉簟铺地,兰香隐隐,仆人拾阶除鞋而上,方天至瞧见,便也大大方方将芒鞋解了,往一张黄花梨案后席地坐下。 不一会儿,又有四名翠衫婢女捧来木盆、棉巾,并两套崭新的僧衣鞋袜来,供二人换用。那两名男仆膝行到一旁,瞧模样仿佛是要替方天至脱袜沐足,方天至敬谢不敏,道:“贫僧自己来就是了。” 等二人披上新衣,换上洁白新袜,数名婢仆才将四面湘帘卷起一半,露出周遭幽丽景致来。此处水声更胜别处,方天至循之向西一望,便见桃花竹径之外,一面山壁恰如翠屏般遥遥竖立,壁上正悬着一条雪带般的小瀑布。 仆人退下前,又沏好香茶,摆好点心,道:“请客人稍候片刻。” 方天至便舒舒服服地等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