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_第20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5节 (第2/3页)

挂念的不是机宜司,而是刘知谦,身为李允则的弟子,宅老也是从小看着对方长大的,如今见刘知谦处于危急境地,自然有些焦急:「那该怎么办?」

    李允则道:「老夫还是有些颜面的,若真到了那一步,出面保下便是,只可惜……辽人就要愈发猖狂了啊!」

    说到最后,又重重地哼了一声。

    宅老之前是心疼那位年轻的弟子,此时闻言,顿时心疼起主人来:「阿郎,这又

    是何必?」

    李允则摇摇头,眉宇间有对弟子的恨铁不成钢,却没有什么悔意:「后生总要历练,才能成器,趁着老夫还在,还能护他一护,就护一护吧……至于机宜司,早知曹相公私心,却还是盼着他能在对辽的事情上少些朝堂之争,多些顾全大局,可惜当年那位在辽军营中面不改色,契丹度不可屈的曹用之,再也回不来了……」

    宅老闻言,也为之叹息。

    正在这时,府上另一位下人到了身后,低声禀告,宅老听完,接过手中的拜帖,呈到面前:「阿郎,今科三元及第,直集贤院的狄进狄仕林,欲登门拜访!」

    「哦?」

    李允则一直半眯着的眼睛微微睁大,抚了抚花白的胡须,开口道:「那就请这位狄直院,今晚来府上作客!」

    第二百七十一章 真是后生可畏!

    狄进自从回京后,先后拜访了三座府邸。

    一座是枢密副使陈尧咨的,一座是翰林学士刘筠的,一座则是枢密使张耆的,毕竟这位热情邀约,还是要上门走动走动的。

    三位朝廷***后,接下来就是同辈之间的交情了,比如同为三元及第的宋庠,比如天圣五年的同科回京,结果没想到,现在却来到前朝老将李允则的家里。

    跟着宅老一路进入院中,就见一位背脊挺张,虎威犹在的老者站在堂前,狄进见了立刻快走几步,上前行礼:「李公!」

    李允则打量着他,片刻后点了点头,做了个邀请的手势:「狄三元请!」

    「李公请!」

    双方入座,李允则让宅老奉了茶,然后就开门见山:「狄三元此来,想来也不是用膳的,老夫就不多做准备了,谈事吧!」

    换成另一个人,会觉得这老头脾气好急躁,但狄进结合李允则在真宗朝所做的功绩,却不会为表象所迷惑,语气平和地开口:「此来正是要向李公请教,我想要获得以下情报,辽国正使萧远博有几个儿子?死去的这位行次第几?嫡出还是庶出?其母是出身辽国大族?还是身份卑贱?」

    李允则没想到这位更加直接,略显浑浊的眼珠转了转:「你觉得这些很重要?」

    「当然重要!」

    狄进颔首:「谍细的能力虽强,地位却往往低下,‘金刚会quot;敢用计谋,却又凭什么让一位贵人之子配合着送命?」

    李允则发问:「所以你怀疑,死者不是萧远博的儿子?」

    狄进道:「不无可能,但那样也有被直接揭穿的风险,所以不排除是计中计,等着我们怀疑他们的父子关系,等到进一步证实后,更加理亏……」

    李允则再问:「那就是萧远博不待见的庶出子?」

    狄进道:「既是不待见的庶出子,又拿来送死,平日里定然饱受羞辱,又如何能肯定,这个人愿意舍弃自己的性命,直到审问的最后阶段暴毙身亡,都不提前露出半点端倪?」

    李允则继续道:「那就是这位不待见的庶出子,有一位牵挂的人,为了那个人,这位庶出子甘愿当死士,所以你还要询问他的母族,看来考虑得确实全面……可惜,这些情报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查清楚的,你所做的猜测,也毫无依据可言!」

    狄进并不失望,只是叹了口气:「是啊!两国谍报的难度大不相同,机宜司的风波,近来传遍朝堂,市井之中都有议论,反观辽国那边的秘密,则要专门安插人手打听,高下立判!」

    李允则淡淡的眉头扬起:「狄三元这般认为?」

    狄进将之前对比宋辽两国社会结构与谍报难度的关系,对着这位跟辽国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老将军讲述了一遍,末了总结道:「辽固然也自称中国,自诩为中原正统,可实质上还是外夷,哪怕经历了多少教化,以民为奴的核心制度不变,也只是批了一层外皮罢了!但这种上下分明的阶级壁垒,确实造成了情报的阻隔,是我们必须克服的困难!」

    李允则毕竟岁数大了,思维的敏锐程度肯定不及当年,缓了一会儿,咀嚼着这番话语,终于露出动容之色:「不愧是三元魁首!好见解!当真好见解!」

    狄进道:「不敢!在下只是浅见,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