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0节 (第1/3页)
吕夷简这个时候也顾不上教子了,喃喃低语:“官家上次未至垂拱殿,一切交由太后定夺,这到底是丧了心气,还是别有想法?” 或许平民百姓对于深居大内的天子,会生出由衷的敬畏,但那是敬畏心中想象出来的皇权形象,对于经常能在早朝上看到赵祯端坐,军国大事却皆出于刘娥之手的朝堂重臣来说,当今天子显然还不足以让他们感到有一丝一毫的惧怕之情。 或许年龄已经不小,但一直被太后护在羽翼之下,处事依旧幼稚得如同孩子,这样的皇帝完全行使不了那份至高无上的权力,也别怪臣子轻视。 直到那一天吕夷简入宫,明明太后唤人去请官家,官家居然避而不见,最后自己只能对太后一人禀告,留下了隐患。 倘若当时太后官家皆在,现在出事,自然还是由太后定夺,可当时官家不在,太后直接作主,现在事情不顺,太后也得退让一二,采纳官家的意见。 平日里,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关键时,以退为进,彰显存在。 这其实才是一个自身地位逐渐重要,却又一时间无法完全与执政太后抗衡的皇帝,最该采取的策略。 “若是巧合倒也罢了,若是有意为之,官家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心机?” 吕夷简的不安来自于这里,仔细考虑之后,觉得不能忽视,对着儿子吩咐道:“都知阎文应,昔日与家中往来甚多,你去寻他探一探宫中的消息,切记避人耳目!” “是!” 吕公弼匆匆去了,待得夜深回归,走入书房后的第一句话就是颤抖着的:“官家之意,让父亲大人外放知兖州,调原知州李迪,转判青州……” “知兖州?” 一向冷静的吕夷简猛地抬起头,脸上首度变了色:“他要让狄进踩着老夫这个获罪知州的颜面当同判?” 第二百二十四章 官家成长了,大家都很欣慰 “圣人!” 眼见着刘娥走入慈宁殿,已经习惯回宫生活的李顺容,身体立刻拘谨起来,低眉顺目地迎上。 刘娥之前已经来过两回,第一回还不能完全确定,对方是不是装的,第二回就基本确定,这位的性子没有改变,毫无威胁可言。 但现在对方的儿子,似乎有了些改变,不再如以前那般好随意摆弄,所以坐下后,刘娥握住李顺容的手,在对方受宠若惊的注视下,轻轻拍了拍:“妹子,这些年苦了你了!” 李顺容低声道:“不苦!不苦!圣人对妾身已经很好!” 刘娥道:“你恭俭谦良,所以自守,也正因为这些年无所求,不给有心之人借官家身世发挥的机会,国朝才能稳定,老身是欠你一份恩情的,太妃之位……” 李顺容赶忙道:“妾身能回宫看到官家,于愿足矣,绝不奢求太妃之位!” 刘娥微笑:“你不求,老身也要给,你是官家的生母,今与杨氏皆为太妃,亦合乎礼法,名正言顺!” 听到不用把杨太妃挤下去,李顺容松了一口气,起身行礼:“多谢圣人!” 她确实不太在乎能否进位太妃,但跟亲生儿子团聚后,她是真的不想再回去守陵了,太妃一封,自是在宫中长住,这点还是欢喜的。 此时的李顺容进位太妃,对于太后并无威胁,刘娥从来不会在这等事上使绊子,反倒是一力推动,消弭官家的芥蒂,彻底平息了不久前的那场风波。 当然守住自身的权力时,刘娥更不会含糊。 顺着太妃的事情,刘娥引导到外戚身上:“令弟如何了?你入宫那年,那孩子才七岁吧,长大后过得更是困苦,唉!也是老身疏忽了,早就该把他接来享福!” “多亏了圣人,妾身才能寻到这位弟弟……” 李顺容露出由衷的感激之色,但还是有些惶恐:“可圣人的赏赐太厚了,还要给他当大官,他做的是卑贱的买卖,如何担得起这等富贵?” “这等话休要再说,记住,他不仅是伱的弟弟,更是官家的娘舅!”刘娥正色道:“天子的至亲若是过得不好,整个国朝也会颜面无光,外人会指责官家,说他不够孝顺!” “这!”李顺容面色变了:“妾身明白了……” 刘娥语气又温和下来:“妹子,别的外戚之家莫不是家大业大,封赏者众,你只一个弟弟,难不成作姐姐的当了太妃,弟弟还是那般困苦度日么?” 李顺容有些意动,性情恬淡的人或许不会太过注重自身的享受,但对于家人享福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