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_第5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3节 (第3/3页)

留下伤口的呢?”

    苏无名也想不通这点,但却酝酿出一条妙计,与衙门的手下配合,深夜趁着凶手神志不清,让人扮作死者亡夫,苏无名则化身阎王,提审案犯。

    这一段其实是《三侠五义》中,包公审郭槐的办法,现在被用在此处,公孙策看得眉飞色舞:“好手段啊!真是胆大,又极巧妙!”

    这个套路在如今特别新奇,凶手自然也吓得半死。

    然而她当时虽然吓出了口供,当场向阎罗认供,但第二天竟推翻,甚至逻辑还很清晰:“县尊说奴家在阴曹地府认供,奴家若到了地府,早已身死,如何能再上堂,奴家若未尝身死,焉能到得了地府?”

    公孙策看到这里,亦是发出赞叹:“这毒妇倒是个聪慧的人,可惜已经露了马脚,还想逃过罪责?”

    不错,在被阎罗吓得瑟瑟发抖之际,凶手交代出了自己的行凶手法,原来是趁着丈夫睡熟之际,用纳鞋底的钢针,对准头心钉下,丈夫大叫一声气绝而亡。

    这钢针原本极细,钉入头顶,外面有头发护住,所以开棺验尸,也检查不到伤痕。

    不过死者的那声惨叫,引来了女儿,凶手怕女儿会把丑事张扬出去,歹毒地将女儿药哑,又留在身边盯着,不让她接触外人。

    得知了行凶的完整过程,苏无名用学自恩师狄仁杰的医术,以古方配合针灸,将那可怜的女孩治好,让她重新开口说话。

    同时让仵作将死者头顶的伤口验明,人证物证俱在,铁证如山之下,凶手终于再也狡辩不得,被绳之以法。

    “虽有梦兆、显灵之类的手段,却没能起到作用,结案最终靠的是实证,如此公案话本,不仅是一出极为精彩的故事,更是发人深省……”

    “真乃奇书也!”

    公孙士子露出由衷的赞叹之色,根本不管掌柜还在与林小乙掰扯,珍而重之地捧着书稿,进入里间收好,然后拿着名帖走了出来:“在下公孙策,愿登门拜访,请交予令公子!”

    林小乙双手接过,掌柜见了苦笑道:“就按小友的价钱来吧,我家小郎可很少佩服别人,令公子确是奇人啊!”

    第八十七章 盼着与包拯、公孙策共饮的一天,早日到来

    “隔壁公孙策?庐州人?”

    狄进诧异地抬起头。

    如果单单是公孙策,还可能是重名之人,但籍贯庐州的话,应该就是那一位了。

    他看着拜帖,再听林小乙说着今日在文茂堂的所见所闻,脑海中勾勒出一道相貌俊朗,性情高傲的才子形象,也挺符合年轻时期的公孙策。

    对于这位的上门,狄进自然挺有兴趣,铁三角之一,谁不想见一见呢:“去准备一下吧,明日招待这位公孙士子。”

    林小乙知道,这就是士林往来了,他觉得公孙策为人固然傲气,但看到《苏无名传》那副发自内心的认可,还是很实诚的,不像国子监里面的士子,明明知道《浣溪沙》是好词,还一副歧视模样。

    果不其然,在给予了确切的回复后,公孙策第二日一早,就大袖飘飘,登门拜访。

    狄进站在厅门外的台阶上,看着这位俊秀飘逸,意气风发的士子一路前来,率先拱手:“在下狄进,字仕林,见过公孙兄!”

    这声兄是敬对方年长,公孙策的脚下微顿,拱手还礼的同时,忍不住打量过来,既带着审视,又有着恍然:“在下公孙策,字明远,没想到阁下便是并州狄仕林!”

    投帖拜访,却连主人家的姓名都没弄清楚,怎么看都是一种失礼,但也能解释他根本不在乎对方是谁,就因一书相交的热忱。

    而公孙策也不觉得尴尬,仔细观察了狄进后,露出了几分认可:“怪不得能写出此等公案话本,盛名之下无虚士,阁下先祖既为前唐狄梁公,莫非那徒弟苏无名确有其人么?”

    狄进微笑:“或有其人。”

    公孙策抚掌一笑:“妙!大妙!”

    狄进伸手作邀:“请!”

    “请!”

    两人进了家中正堂,公孙策在客位坐下,有些迫不及待地道:“阁下在并州破了哪些案子,又在开封府破了何等奇案,方得如此声名,能否分享一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