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2章 (第1/2页)
赵将军才刚为了赵熹违命调兵救卫,闻言不由道:“这位小公子说得厉害,可还不是跟在爹爹身边吗!天下父亲都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跟着自己的父亲,要让父子分离总归有些不好。” 陶希仁当即道:“小子愿留平阳换平公子入京!” 大家都闭嘴了。 孙明扬出来圆场:“陶公子所言为道理、大公子所言为情理。此事事大,郡公不舍也是人之常情,不如回去问问三公子的看法,说不定三公子愿意到京都来玩呢?我等初来平州,还未能领略美景,想在此处逗留几日,几日后咱们再来商议此事,不知郡公意下如何?” 这三人毕竟奉皇命而来,陶太傅是儒门掌舵、孙先生是府中故人,郡公还是要给他们几分颜面,何况此时不小,应该好好商议再做决定。于是郡公点点头,叫承盛安顿三人休息,自己则命平州诸官明日议事。 第52章 决定 回到家,赵将军将此事说与家中人听。赵福与诸人一般惊讶:“自我记事以来就只知道郡公不知道陛下,先前忽然下了停战令才记起还有这么个人,怎么又要让公子们进京读书了?他难道觉得大家一起读书天下就不会打仗了么?” 赵将军道:“说是读书,其实不就是去做人质了么?把诸位公子按在皇帝身边、各地再有他心也得想想自家公子在京都怎么活。可从来都是弱国向强国求和送人质的,现在君弱臣强,他怎么还想着大家能乖乖听他呢?那孙先生先前就在平州教书,与三公子也算师徒一场,听他的意思竟然想叫郡公把三公子送去京都,未免太过无情了。” 赵熹不以为然:“在接到止战令时承平便说这皇帝有大志,其后必有动作,如今不过是叫各州送人进京,以后事情还多着呢!现在既然君弱臣强,各州又何怕送人去,大家正愁名不正言不顺,若皇帝真有过激之举岂非正合心意?皇帝应该也不会轻举妄动,只会礼待诸位公子。可这有什么用呢?爹,府里有说么,朝中现在是何情景,怎么皇帝忽然要走这招?” 赵将军答:“听诸位大人说当今天子九岁登基,如今已有十年,不过因其年少,朝政为太后和大臣辅助处理,外戚公孙氏因而壮大,独霸朝纲。” 赵熹又问:“当今天子可有兄弟或者子嗣?” “陛下尚未立后,宫中只有一位美人,并无子嗣,倒是有一异母兄弟瑞王,如今也十二岁了。” 赵熹道:“依我所见,小皇帝越来越大、志气越来越高,定不愿做公孙氏傀儡;自古臣子专权要么满门抄斩要么更进一步,小皇帝不听话公孙氏定然心焦,怕已有废立之意。所以陛下才召诸公子进京,并非要各位公子做人质,反倒是想借各州之力稳住公孙氏才对。” 赵福挠挠头:“各州如虎狼豺豹,恨不得天子失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